不知不觉之中,我进入自来水公司测漏中心工作已经四个年头了。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成为一名测漏中心的老员工,我深知想要把握测漏、理解测漏需要付出的努力实在是太多太多。初见我们的工作,大家多以为不过是隔皮猜瓜、听声辩位。其实测漏工作远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说白了测漏是通过将水与管材、土壤、砾石等坚硬物体接触摩擦所产生的声音进行分析后,准确标定漏点位置的工作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难题。我们的同事常说“声音太好不敢定,没有声音不敢定,有水没声不敢定,有声没水不敢定”。下面我将用实际工作中的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工作。
虎山路东岳大街以北路西沿街门头房地面及路西主管都有明确的漏点、声音以及频率,我们用钢钎破开路面及水泥垫层,两米的听音杆全部入土只留四十厘米,声音非常清晰,但所有的钻孔都不见水。面对这种情况,即便漏点频率很好,我们也不敢轻易定点。经过巡查,在疑似漏点南三十五米处发现一处污水管道井,所有进门头的自来水管漏水全都顺着污水管流失了。经过再三考量,我们最终在钻孔处确定了漏点。
安静曾经是我们进行测漏工作的基本条件,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市民生活的丰富,我们也难免需要在繁华的商业地段及人员噪杂、车辆多、地面材质差的地段工作,因为这些位置往往用户多,管线分布复杂,存在大量的主管及高压管,还有电缆管、煤气管等干扰因素。而且由于关乎用户能否正常供水,这些地方通常都需要加急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能听到的频率都是漏水的频率。除了诸如车辆经过、配电室干扰等路面杂音,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疑似漏水的假频率。这些频率很有欺骗性,若是没有经验的测漏工,往往会将其当做漏点的频率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其实这些频率是由井内空腔共振所产生的。而有时,如果积水将管道包裹住,也就是发生了所谓的“水包管”现象时,从路面上又很难听到一丝一毫的传音,我们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仪器的辅助、丰富的经验及对水压等情况的综合判断才能精准的确定漏点。
毫无疑问,测漏这项工作是一门艰深的学问。这是一份小众的工作,市面上能找到的教材很少,大家往往都是自学成才。但相信努力终有收获,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攻坚克难,为保障供水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测漏中心)
|